保健食品多面观
作者:来源: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发表时间:2019-07-17 16:36:29点击:

      “6·18”电商狂欢日的到来,保健食品的销售额又达到了一年中的高峰。“褪黑素”、“叶黄素”、“鱼肝油”和“葡萄籽”等商品加入了疯狂打折的浪潮,消费者们免不得陷入了“不买就亏了”的陷阱中。中食安信信息咨询提供的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营养保健品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800亿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等诸多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以及养老、医疗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滋补类保健品销售收入约为748.05亿元,占全部营养保健品销售收入的30.59%。

 

 

       在中国“大健康,大发展”的政策推动下,“保健食品”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各位消费者是否有思考过,保健食品到底是什么?是否对自己有好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挑选这些食品?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辩证认识一下“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保健品≠药品

       根据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中明确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需要明确的是,“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保健食品列入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而“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一般是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产品的泛称,诸多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保健品,实为内衣、床垫、器械、理疗仪、饮水机等,而非食品或保健食品。

      《食品安全法》中还规定保健食品应当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因此,我们可以明确“保健食品”就是“食品”中的一个种类,这一类食品并非用于治病,与“药品”之间的界线泾渭分明。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

       目前,监管部门依法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主要有27类,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和改善睡眠等;依法备案的保健食品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为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任何标榜“防癌”、“抗癌”、“保护心肌细胞”、“预防老年痴呆”、“预防或治疗糖尿病”、“治疗白内障”、“治疗近视”和“增高”等表述都属于虚假宣传。只要看到这类虚假宣传字眼,消费者们可以绕路走了。一旦跌入这类误导性销售的陷阱,除了难以获得宣传中的效果,大笔金钱也打了水漂,只能懊恼自己一时不慎重重缴了一笔“智商税”。尤其是对网络陷阱辨别意识不高的中老年人,辨识保健食品功能的科普知识,应逐渐成为现今的生活常识。

 

       自己是否需要保健食品

       面对商家的“贴心”广告用语,消费者们应该思考,该如何评判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需要保健食品?

       首先,留意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我的饮食是否均衡?

 

 

       参考这座膳食“宝塔”,按照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计算自己日常的食品摄入量,便可了解自己的饮食是否均衡;也可向医生或专业营养师咨询,根据营养指标与体征等来评估需要哪些保健食品。需要明确的是,食物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获取营养的最主要及最佳途径。

 

       我要怎么挑选保健食品?

       从以下方面增强“保健食品”购买的识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一学会看标签与产品说明书

包装标签,认准“蓝帽子”标识和批准文号

 

国食健注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

国家食品药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国食健字G/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

国家食品药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进食健字年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健字年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看产品信息:保健食品标签应当包括保健食品标志、产品名称、原料、辅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保健功能、食用量及食用方法、规格、贮藏方法、保质期、注意事项等内容;

看生产企业信息,企业名称、许可证编号、委托生产企业等信息应与国家监管部门公布信息一致;

看功能宣称:标签、说明书上不能标注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注意事项上应有“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提示;

标签内容应当与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所载明的内容相一致。

 

       二做精明消费者

在具备保健食品合法经营资质的正规渠道购买产品,注意有无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选择口碑的大品牌,警惕那些三无、夸大功效甚至虚假宣传的产品

保管好保健食品的购买凭证,如购买发票或小票,这是投诉、索赔、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