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的水军、京华时报的蛮横【转】
作者:来源: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发表时间:2013-05-07 10:15:32点击:

前两天在微博上接到农夫山泉官方微博私信邀请,参加5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关于京华时报爆料农夫山泉不合格、不符合标准那件事的。这事儿对于我这种好事之徒来说,自然是必然插上一脚。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从事专业的媒体工作至我离开自己创业有16年左右,从事过报纸、杂志、电视策划、新媒体,以及专门的媒体投资,目前算是比较活跃的新浪微博用户,在微博上主要是骂政府、卖萌、卖大米、卖其他安全农产品、茶叶奶粉啥的,也就是很多人嘴里不屑的“公知”以及更不屑的“厨子”。
 
这次去我还是挺高兴的,无论你说我是公知还是厨子、电工、木匠,我还是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算是一个自媒体,而且是自媒体里传播力比较强的那种。能够接到商家的直接邀请,这证明目前的媒体传播方式发生了范式转换,能够见证历史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还是深感荣幸的。
 
到了以后按照惯常的流程是先领一个袋子,里面按照规矩是装着新闻发布会的各种资料以及其他。其他我们一会儿再说,先说说这个袋子的演变。最开始我做记者的那些年,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一份新闻通稿,以及一点小纪念品。后来新闻通稿进化成了软盘,照片、文字都在里面,然后就是个小信封,从最初的100元到现在几百元、上千元不等。这里面是有三六九等的,一般来说,中央级媒体高于地方媒体,电视记者高于文字记者。这就是新闻界所谓“行规”。
 
拿到这个袋子、找到这个信封、拍了照片上传微博,我就把这个500块钱扔回给了签到处的女士。这事儿在我看来真没什么,就是个必须做的而已,没想到一帮人上来说什么“嫌少”、“装逼”之类的,其中不乏新闻媒体的同行。
 
这个确实让我大吃一惊,原本我以为这种潜规则大家虽说都拿过(王小山从来没拿过,这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位),到底不好意思这么跳出来说话,没想到很多原来的同行已经把这个当作了理所当然。包括我很尊敬的财新的记者,比如于达维。
 
说起来这事儿挺怪的。作为媒体人,你们一边努力揭示着社会的不公,但对于行业陋习却已经视若无睹,甚至把不喜欢拿这种钱的前同行说成“装逼”,这也无怪这个我曾经无比热爱的行业在民间的地位比红十字会高不了多少了。
 
不过,这个我不怪诸位,媒体工作看着风光无限,其实真是赚的不多,而且现在报社啥的为了压缩经费,往往不给记者多少采访经费,这种被昵称为“车马费”的东西,是记者保持一个有尊严生活的来源之一。收了这个钱也不一定说好话,说好话那是另外要加钱的……当年我最初入行的时候也拿过,以后就不拿了,主要是那时候我的稿费已经很高,而且做调查的时候多,基本懒得跑会了。
 
不过呢,我不要还真是嫌少。我现在是做生意的人,这点儿钱确实看不在眼里,但主要不是因为这个,而是我做生意卖的虽然是货品,背后的销售逻辑其实是卖的信用。人家相信我卖的腊肉、香肠是好东西,是因为相信我至少不会为了小钱出卖自己。收了这个东西我以后怎么赚钱?没了信誉就什么都没有了。别说500块,就是五百万也不能卖自己的信誉,要是五千万的话嘛,那个……我们私信单聊…….
 
所以,我下一集所说的是我自己的看到的、想到的,不保证正确、不保证全面,但保证真实。
记者会分成我们常见的几个环节,首先是农夫山泉的董事长钟先生讲话。我听了半天大致听明白这么个意思,就是农夫山泉内部标准比国家标准、浙江省标准都高,而且执行起来是那个高执行那个。我们先不忙下结论,先说说会场里发生了什么。
 
在钟先生讲到一半的时候,开始提到京华时报对其的报道。在场的大概有四位京华时报的记者,一位男记者情绪激动的站起来打断讲话,表述自己报纸的立场。这事儿我必须说很不专业,你来这里就是记者的身份,这也不是紧急的公共事件——注意,是紧急的——完全可以等他发言完了再进行提问与反驳嘛。而这个场景居然连续出现了两次,另一次是女记者。这个就算是完全没有职业素养的表现了。而钟先生倒是很有风度,说是别的媒体只能提问一次,京华时报的记者在提问环节可以提问两次。
 
但这也不表明农夫山泉是个什么省油的灯,后面传来一声对京华时报记者的断喝:“滚出去!”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位胸口上的牌子写的是农夫山泉的员工。而在场的人明显很多是农夫山泉请来的托儿,在某些农夫山泉员工的带领下鼓掌呼应。
 
等到钟先生发言结束,京华的记者开始提问。我们知道,这是农夫山泉高调宣布要跟京华打官司的发布会,记者先生先是发表了一个类似声明的讲话,然后接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基本上还是围绕着国标、省标之类的东西打转,应该说该记者素质确实有问题,并未真正问到点子上,我听着都着急。而且这几个京华的记者轮流提问,中间只有很少的其他记者提问的机会,不给话筒就直接站起来说。
 
好容易有其他人提问的机会了,凭着本人多年的从业经验可以看出,某些打着各个媒体幌子过来的记者是被埋下的钉子,提问甚至都针对京华时报了。媒体直接向另外一家参会媒体提问,不能不说这是我这些年新闻生涯当中仅见。而且京华记者在不顾别人提问权利的时候,很多人嘘了他们。但这几位京华的记者确实招人烦,最后我也忍不住大喝一声:“京华的记者,你们太过分了,让别人也提问!”其怪遂绝。
 
往下我说说农夫山泉这件事的判断。首先,农夫山泉被黑了。中国的食品管理比较混乱,质量体系、安全体系是两道线,京华时报在做报道的时候混淆了其中的概念,功课做的不够。其次,我欣赏钟先生说的:我们企业的尊严比黄金还珍贵。
 
京华时报在此事件中,呈现了媒体最要不得一种姿态,即自以为掌握了媒体话语权的蛮横,连续报道这么多日子,竟然就没自己去买一瓶农夫山泉去化验一下。这不是做新闻的态度,而是做官闻的态度。
 
而农夫山泉对于媒体的应对很失常,先是不理不睬,然后开始用力过猛。我在微博上发现了农夫山泉大量水军的痕迹,在现场的提问者以及起哄者当中,明显看出了各种托儿的迹象。
 
这是一个双方皆输的事件,京华时报的不专业、蛮横,让我这个新闻界退役老兵惊讶不已,而农夫山泉不加掩饰的水军战术,也让我失去了对他的同情。这件事原本可以良性互动,最终拷问中国的食品安全、质量管控体系的混乱,结果成了一场闹剧。
 
好了,我想说的说完了。就此事来说,这应该是自媒体名正言顺真正登上新闻舞台的第一次,我作为自媒体的一员,非常高兴能够参与。但估计这也是我最后一次了,因为我把两边都得罪的不轻。不过这也好,省得下次耽误我时间。如果还有下次被请的机会,请敢于请我的人注意:别给我红包、自己要做得端正,不然的话,我可不会对任何人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