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食安办抽检食品共3628批次 不合格食品161批次
作者:来源: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发表时间:2013-08-27 11:14:05点击:

从本月起,广州日报和广州市食安办联合推出“食品安全权威发布”栏目,从下月起,在每月第三周的周二,为市民权威发布“从源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内容包括:全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动态、食品抽样检验及不合格食品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情况和消费提示等。同时,广州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和市农业、工商、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的政务网站也会开辟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专栏,发布相关信息。


  快开学了,孩子放学又要买一堆吃的回家,那些小零食不知道是否卫生?记者从广州食安办了解到,各监管部门近期对各环节食品纷纷加大抽检力度,包括校园周边的食品,市面上的食用油、中低档酒类、各类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的方便食品、乳制品,餐饮服务环节的生鲜禽畜肉、自制调味品等等。本期市食安办公布的抽检食品共3628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161批次,不合格率为4.44%。


  市食安办表示,已及时发现和排查问题食品,并对抽检不合格食品依法实行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对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的单位依法进行查处,有效防止了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方便食品
  卫生情况不佳
  市质监部门近期对本市生产领域的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28大类食品进行了日常抽样检验,共抽查了2795批样品,经检验实物质量不合格112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4.0%。其中乳制品、饼干、罐头等10大类产品合格率为100%;但值得注意的是,方便食品、蔬菜制品、豆制品等8大类产品的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大于5%。
  在112个不合格批次中,涉及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批次达83批次,不合格的散装烧味食品、豆制品,上榜原因清一色和菌群或菌落总数超标有关。而包括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南洲水厂生产的南洲饮用水在内,20种抽检不合格的饮用水、饮料中大部分也因为“菌”。另外还有3批次产品更是检出了致病菌:广州市日月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掌中宝(鸡肉)和广州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罗非鱼都被检出沙门氏菌,而广州市明泉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明生牌桶装水,则被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除此以外,一些预制糕点还被发现防腐剂超标、单件净含量负偏差过大。

  ■微生物超标有什么危害?
  微生物超标包括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霉菌、酵母、沙门氏菌等指标,其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作为食品污染的常用指示菌, 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能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营养成分。沙门氏菌是人兽共患病菌之一,当人摄入大量的含有沙门氏菌的食品时,就会引起细菌性感染,发生食物中毒。铜绿假单胞菌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也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患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术后或某些治疗后的患者易感染本菌,经常引起术后伤口感染,也可引起褥疮、脓肿、化脓性中耳炎等。


  5批次食用油质量不过关
  市工商部门近期对全市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等经营主体销售的预包装和散装食用油进行了抽检。品牌涉及鲁花、胡姬花、鹰唛、福临门、刀唛、欧丽薇兰等,共计抽取样品80批次,经检验,实物质量不合格5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6.25%。与去年同比实物质量水平略有提高。5批次不合格产品分别属于5个品牌,不合格项目包括相对密度、棕榈酸、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硬脂酸等。据了解,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密度相对固定,比如食用花生油,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了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若不符合要求,则有可能是掺进了其他的油脂。


  而市农业部门近期累计监测(含速测)各类食用农产品8.7万份,总体合格率99.8%。6月份还开展了蕹菜(空心菜)砷限量专项监测,抽取蕹菜样品30份,监测项目为总砷,检测合格率为100%。


  市经贸部门7月份对本市流通领域的中低档酒类进行了专项抽样检验。共抽检49批次样品,实物质量不合格5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0.2%,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酒精度不达标,其余甲醇、甲醛等8个质量安全指标均合格。

  ■如何选购食用油?
  1.看清每瓶油的标签、品牌、配料、油脂等级、产品标准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条件等。如发现油有异样颜色,闻之有异味或加热时出现过多的泡沫,且伴有呛人的带苦油烟味的油都是劣质油或变质油,不能食用。
  2.看色泽。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油色深(芝麻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异。
  3.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浑浊。
  4.看有无沉淀物。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小。
  5.看有无分层或絮状沉淀现象。若有分层或絮状物沉淀则很可能是混杂油。
  6.闻。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异味。

  四洲紫菜菌落总数超标6倍
  市工商部门近期对校园周边所销售的一些最受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如肉制品、方便面、冷冻饮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水果制品、水产制品、豆制品、饼干等食品,进行了专项抽检。品牌涉及双汇、金锣、利口福、沧洲、自然派、康师傅、统一、四洲、嘉顿、康元、纤麸、卡夫、旺旺、富锦、天喔、莲香楼、泮溪、五羊牌、雀巢、和路雪等品牌。共计抽取样品517批次,经检验,实物质量不合格37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7.16%。


  记者查阅市工商局在校园周边食品抽样检验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信息发现,37批次中有11批次,即近1/3属于凉果蜜饯类,超标项目主要是各种添加剂,包括色素(日落黄、柠檬黄等)、甜味剂(甜蜜素)、防腐剂(脱氢乙酸),以及用于漂白的二氧化硫的残留量超标。
  豆干类、雪糕类、肉干肉脯类产品的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6批次不合格的豆干类零食里,有5批次菌落总数超标,其中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海燕食品厂生产的“金燕子”牌兰花干,菌落总数是2.2×10(7)(注:10的7次方),而标准值是不得超出750,超标将近30000倍!


  而从品牌上看,上榜的小零食不乏“大牌”厂家生产。如一批次标称由你口四洲(汕头)有限公司生产的四洲紫菜,被检测出菌落总数为2.2×10(5)(注:10的5次方)cfu/g,比起标准的30000cfu/g以下,超标6倍不止。“绿之宝”蜜饯类、“果味平生”蜜饯类、“凯业”雪糕类、“裕昌”方便面类产品都各有两批次在抽检中发现不合格。

  餐饮环节两款乳制品菌超标
  在恒天然问题奶粉事件曝光后,全市工商部门对乳制品经营户开展了“拉网式”检查,督促商家对已明确批次的涉嫌问题乳粉及乳制品进行下架、封存、召回,并依托12315热线妥善处理好消费纠纷。根据消费者的举报,查处了某化妆品店涉嫌销售无中文标识进口婴儿配方奶粉案件,目前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市质监部门近期对乳制品的三聚氰胺、L-羟脯氨酸、黄曲霉毒素M1、氯霉素等4个重点质量安全指标进行重点监测,按照乳制品每周至少抽检一次,乳原料按照不少于采购批次的15%的比例进行抽检,共抽检乳制品1039批次,乳原料1123批次,经检验所有样品合格。


  不过,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近期在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日常监督抽检中,发现了两款不合格的乳制品,一款是白云区“5号停机坪”商场一楼广州市盛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自制的原味私房酸奶,不合格项目为大肠菌群、酵母。而黄埔区南岗镇丹水坑路广州秦朝酒店有限公司使用的调制加糖炼乳,也被发现菌落总数超标。该局近期共在餐饮环节抽检了187批次,包括生鲜禽畜肉、乳及乳制品、饮品、自制调味品、卤水汁等品种,其余实物质量均合格。